用责任担当书写公园城市建设的壮美答卷
近段时间,鹰城老百姓发现家门口多了许多花池,这些花池与传统花池相比,里面种植的花卉、绿植更多更丰富,绿植错落有致,犹如自然景观,别有一番风情。菖蒲、玉带草、狼尾草、百日菊等绿植在微风中摇曳生姿,高低错落格外别致,花池内用石头勾勒出优美的弧线,宛如潺潺溪水从中流过,丰富多彩的植物品种搭配,从各个角度看都能形成完整的立面效果。这些花池其实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--花境。它是园林绿化造景中一种特殊的种植方式,模拟自然界中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状态,在主干道沿线、重要节点,沿着花园的边界或路缘,用艺术手法设计、建造的“源于自然,高于自然”的植物景观。作为一种生态型、节约型景观形式,市园林绿化中心目前已在市区建设路、光明路、中兴路、和顺路以及市区公园、广场等地方打造出多处花境,市区一些家属院的居民不出家门就可以欣赏到多彩的花境。这些花境建设都融入了“海绵城市”理念,花境的土层下铺设无纺布、碎石、砂砾等吸水材料,增强土壤渗透力,通过边缘雨水孔收集雨水,当花池内雨水满溢时,再经过雨水专用管道渗入蓄水池。一处处花境的建成,不仅增加了城市“颜值”,提升了绿化品质,也让市民尽享出门即景的绿色福利。
花境建设只是我市在探索公园城市+模式中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。公园城市建设是一个新生事物,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。去年,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成都时首次提出公园城市建设,这在我国城市建设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,是“两山论”的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全新实践,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路径。公园城市作为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发展形态,坚持以人民为中心、以生态文明为引领,是将绿色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融合,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相宜相融的复合系统,是新时代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的新模式。
今年以来,市园林绿化中心党委不断深化对公园城市的认识,科学把握公园城市的本质要求,持续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。先后探索实施了公园城市+海绵城市、公园城市+体育、公园城市+文化、公园城市+健康、公园城市+教育……“公园城市+”理念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得到深入践行,多元绿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塑造出别样精彩、独具特色的城市园林新意境。园林人用绿色服务引领绿色生活方式,充分彰显公园城市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、诗意栖居的美学价值、以文化城的人文价值、绿色低碳的经济价值、简约健康的生活价值。
市园林绿化中心党委以公园城市建设为理念,强化党建引领,锐意推进园林体制改革,提出“对标一流争双最(最高水平、最美环境)”工作目标;积极实施“十大提升、五大重点”;以“文明引领、文化支撑、文气服务”的新标杆打造为民服务的公园、广场管理新模式;在老旧小区提质改造中实施“十示范、百推进”; 按照“修一路、绿一线、成一景”的一路一景一特色思路,着力推进公园城市理念在平安大道、新平宝路、黄河路、湛南路西延等带状公园工程建设中的应用;对市区广场、游园进行升级改造的同时,把公园城市+文化、+体育等理念融入其中,提升其功能性、景观性、文化性和服务性;把市区新增的16个足球场变成公园里的体育场、体育场里的公园……北部山区植绿网、新城增绿带、老城插绿植、东城补绿量、东南部打造生态园林水城,高颜值、生活味、归属感的公园城市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展开。
正如市园林绿化中心党委书记冯建东所说:“十九大报告提出,建设美丽中国,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,“美丽”二字被写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奋斗目标。公园城市是美丽城市建设的最高境界,公园城市不仅仅是绿化景观优美那么简单,公园城市建设最核心的是坚持以人为本、追求美好生活,最根本的是生态环境优先、绿色统筹发展,最终目标是回归城市建设的初心——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我们园林绿化中心与全市人民一道共同担当创造高品质生活,让每一个热爱自然、热爱生活的人都能在平顶山找到家的感觉”。
编辑:刘大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