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 网站支持IPV6

【鹰城传统村落鉴赏】鹁鸽吴村:老宅深巷忆乡愁
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2-11-02 浏览次数:

秋日里的鹁鸽吴村宁静祥和,瓦蓝的天空下,月季花开,枫叶变红;村内游园里,石磙、石碾、辘轳井等美化了环境,留住了乡愁;碧波荡漾的河面上,游船穿梭,使整个村子更显生机盎然;村内一幢幢精致、古朴的房屋,同样吸引着游客。

高墙深巷韵味足

鹁鸽吴村最有名的是村里的古建筑,也是这些老房子,成了今天村里最美的风景。

“真没想到,住了半辈子的老房子会有那么多人喜欢。”村前一棵200年树龄的皂角树下,60多岁的村民郜良看着来往游人,乐呵呵地说。

鹁鸽吴村位于鲁山县梁洼镇,占地面积5.6平方公里,1900余口人。南、西、北三面环山,东西长,南北窄,大浪河从村前缓缓流过。近十几年来,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一些村民陆续搬出老宅,不少房屋闲置下来。

闲置下来的房屋虽旧,但青砖铺地、青石堆墙,古色古香,随着地势起伏,错落有致,虽历经风雨,仍保存完好,其中不乏明、清、民国时期的建筑。

“这些传统的建造工艺和质朴原始的建筑材料,反映了先人就地取材遵循自然和利用自然的智慧,对研究明、清及近代中原浅山丘陵地区民居建筑具有一定意义。”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马昶红说。

在烈士吴镜堂故居,“一马三箭窗式”的东、西厢房及门楼仍保留着原有的风貌。马昶红说,一马三箭窗是直棂窗的一种,多用于明清官殿及书香门第富贵家宅的次要房屋,所用棂条为方形断面,同时在纵列的直棂上、下部位各横置三根横条,彰显了主人的社会地位及门第观念。

2014年,鹁鸽吴村被评为省级传统村落,2016年12月,鹁鸽吴村被列入第四批“中国传统村落名录”,村子名气越来越大。

古村旧事代代传

提起鹁鸽吴,少不了说说鹁鸽崖。

鹁鸽崖是鹁鸽吴村的一大景观,在南边与村子隔河相望。鹁鸽崖长百余米,高20多米,崖上有鹁鸽洞。

据明代嘉靖三十一年《鲁山县志》记载,“鹁鸽崖在县北十里,达老河(今大浪河)之畔,崖常有鹁鸽巢雏,故以名。”

鹁鸽崖的崖体上布满深浅不一的天然石缝,沿着其中两处缝隙能从崖底一直攀爬到崖顶。更神奇的是,崖半腰处不仅开阔,还有一长约两米、宽一米多的天然“石床”,“石床”上可供一人躺卧,由此呼应了当地人“鹁鸽洞为仙人曾经居住的地方”的传说。

据村里的老人讲,相传很早以前,鹁鸽洞内经常堆满鸽子蛋,鹁鸽吴村和附近村上的村民常来取用。

“我小时候经常和伙伴们在鹁鸽洞里玩,里面冬暖夏凉。”鹁鸽吴村党支部书记刘军旗说,以前每到夏季,村上不少人拿着凉席到崖下乘凉,有的干脆睡到洞内。鹁鸽崖下有一泓清泉,水质纯净,甘甜可口,村民常来取水。

鹁鸽崖上草木品种繁多,柏树最多,扎根于悬崖峭壁之上,一年四季郁郁葱葱。

距离鹁鸽崖顶约3米处有一个山洞,深两米,里面可容四五人。洞周围全是悬崖,但通过洞上方的一棵柏树可轻松到达洞内。刘军旗说,听村上的老人讲,解放初,一村民被土匪追到此处,藏在了洞里。土匪以为他跳到崖下的水里了,就朝水里放了几枪,然后灰溜溜地走了。

除了鹁鸽崖和鹁鸽洞,吴镜堂烈士陵园更是鹁鸽吴村一面鲜艳的旗帜。

吴镜堂,又名雪寒,1896年出生于鹁鸽吴村,为中共鲁山县地下党组织的创建者和领导人,在政治、军事、文学等方面均有造诣。1926年,吴镜堂加入中国共产党。1928年12月,他受中共豫南特委派遣,肩负开辟伏牛山革命根据地的重任,回到家乡鲁山开展地下活动,秘密发展党员,建立了鲁山第一个党小组和中共鲁山特别支部。1929年12月31日,吴镜堂被捕后英勇就义,年仅33岁。

吴镜堂烈士陵园在鹁鸽吴村村民委员会后面,每年清明节,都有不少人来祭扫。

传统村落谱新篇

如今的鹁鸽吴村已经成为梁洼镇的一张名片,村头,写在磨盘上的“中国传统村落鹁鸽吴村”几个红色大字苍劲有力,美观大方。墙上的壁画和新建的游园也格外吸引眼球。

跨过游园,是一座南北方向的大桥,桥栏上雕着十二生肖造型。桥下,河水碧绿,与老树、窄巷和传统建筑相映成趣,形成了独特的自然风光。

“俺村真正发生变化是2016年以来,先是投入资金30多万元对全村环境和基础设施提档升级,之后又建设游园、整修河道、栽种绿化树和各种花草。”刘军旗说,经过不懈努力,鹁鸽吴村已经成了一个集自然、人文、历史景观于一体的旅游村。

优美的环境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。“今年春节期间从大年初一到十五,平均每天都有一万多人到村里游玩。”鹁鸽吴村书记助理李炳政说,近些年,村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村。

“成为网红村不是终点,在原有基础上,我们将依托当前地理优势,融合发展采摘、观光、特色饮食、文化旅游等产业项目,让游客真正体验到鹁鸽吴村的民俗风情,为乡村振兴发展积蓄后备力量。”刘军旗说,目前该村仍在进一步建设中,相信未来的鹁鸽吴村会更加美丽,更加吸引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