繁体 网站支持IPV6

【鹰城传统村落鉴赏】红石崖村:红墙黛瓦有人家

来源: 发布时间: 2022-11-26 浏览次数:

从鲁山县瓦屋镇向北,沿着弯曲的乡村公路前行,目之所见皆是红色的山体,就连村民居住的房屋墙壁也全由红色石头垒砌而成,山高路陡,红石崖村就在山的最高处。

红石崖村不大,但颇具特色,古树、古井以及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,让人生起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的归隐之情。2019年6月,红石崖村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。这一称号更提升了红石崖村的热度,小村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写生和摄影基地。11月2日,记者驱车前往,探访了这个带有神秘色彩的传统村落。

红石墙内民风淳

红石崖,听着就有故事。

红石崖村北临汝州市,西接鲁山县背孜乡,整体呈环形布局,地势北高南低,村域面积4.5平方公里,全村256户900余口人,其中李氏家族最大,约占60%,其余为郭氏、张氏、耿氏等。

“来吃柿子吧,可甜了。”在红石崖村村委员会后面一棵柿树旁,79岁的李凤祥与老伴儿吴芬正摘柿子,看到记者,他们热情地打着招呼。李凤祥尽管已79岁高龄,但是身形矫健,在树上沿着树枝走来走去摘柿子,老伴儿则在树下接应。

“山里人都这样,热情大方。”红石崖村党支部书记李建林说,柿子是他们村的一大特色,山里山外,柿树随处可见。到了秋季柿子成熟时,满树红彤彤的果实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。

村前一棵大榆树下,67岁的李春一边照顾年迈的母亲,一边逗弄着身旁的一条大黄狗。

李春没有成家,家中只有他和母亲两人。“在山里住久了,不想下山,总觉得哪里都没有老家好。”李春笑着说。

承载着红石崖村沧桑记忆的,还有村民李狮子家东边一眼20多米深的老井,木质摇把的辘轳年代久远,清冽的井水究竟滋养过多少村民,谁也说不清。

红石崖村的房子几乎全是石墙青瓦,屋顶装饰兽头,尤其是红色石头垒砌的墙体,带着浓郁的乡土气息,又独具美感。

在红石崖村,石桌、石凳也是一景。这些石桌、石凳全在树下,听村民们讲,是专门吃饭时用的,有石桌、石凳的地方,就是村民常说的“饭场儿”,该吃饭时大家围坐在一起,边吃边聊天,可愉悦身心,增进邻里情感。现在不少人搬出了村子,这些石桌、石凳成了人们特有的记忆。

小山村里故事多

红石崖村植被丰富,除了随处可见的柿子树,还有不少古树名木。

李春家门前山上有一棵500年树龄的橿子栎和600年树龄的栓皮栎,遮天蔽日,古树生长的小山也有故事。“这座山平地突起,形似蜡烛,东边的一座小山远远望去像一头卧睡的猪,所以我们叫它们蜡猪山。”李建林说。

蜡猪山对面的瓦岗寨山也有故事流传。

瓦岗寨山海拔近千米,十分陡峭,但有一处可轻松登上山顶。山顶是一开阔地,面积约500平方米,相传兵荒马乱时,瓦岗寨山山顶是村民的“避难所”,由于地形险要,这里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”。

据蜡猪山祖师庙门前竖立的“重建蜡猪山祖师庙碑记”记载,瓦岗寨山系隋代弟兄居此而得名。寨下有两山,一山形似蜡,一山形似猪……

除了瓦岗寨山,红石崖村还有鸡冠山、五垛山、九峰山、虎头山等,山山景色新,山山有故事。

李建林说,鸡冠山在村子的最东边,因山形似鸡冠而得名。说来也奇怪,周边山上都有蝎子,唯独在鸡冠山上人们没发现过蝎子。

除了这些山山水水,李举人的故事在红石崖村同样广为流传。

李举人叫李自举,据说是红石崖村唯一一个走出去的举人,也是红石崖村李氏家族的宗亲。

李举人故居系三合院石墙瓦房,依山而建。与村上其他房屋相比,李举人家的房屋显得特别精致,门窗全由青砖镶嵌,室内房梁和椽子粗壮、整齐,就连椽子上方承接泥瓦用的荆笆都编制得严严实实、整齐有序。

“李举人给我们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,一直到现在,村上都有读书的好传统,村里还出了博士生。”李建林自豪地说,至于本科生和大专生,村上就更多了。

筑巢引凤游客来

3年前,借助政策扶持的东风,红石崖村发生了很大变化,曾经的羊肠小道变成了宽敞的水泥路,还全部安装了护栏;村上打了机井、建了蓄水池、修建了文化活动广场和卫生室等,原来的深山小村面貌焕然一新。

景美、路通、环境好,自然能引来游客。“这两年,天天有人来这里玩。”村民李启民说,村里建起了农家院,每到星期天或节假日,生意特别好。

“簸箕岭,红石崖,四十五里虎狼爬,路险山高少人家。”这是以前童谣里所唱的红石崖村,如今,在村“两委”的努力下,在政府部门的帮扶下,红石崖村路宽了、灯亮了,村子变得更美了。

“下一步,我们将依托地理优势,发展旅游业,打造乡村游,让村子变得更美,让游客玩得更舒心。”谈及未来,李建林信心满满。